以“英雄普”鑄就法治洪城新篇章

“八五”普法以來 南昌市以系統集成思維打造全省法治宣傳新高地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4月1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作為全國唯一連續28年獲評“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城市”的設區市,南昌市以“八五”普法為契機,高舉“英雄普”旗幟,以系統集成思維打造法治宣傳新高地,實現了法治供給與受眾需求的雙向奔赴。他們在303米云端地標書寫法治宣言,以6000塊智慧屏幕織就“15分鐘法治視聽圈”,借《干戈化帛》采茶戲唱活鄉音法理,讓文本之法躍動為城市之魂,讓法治之光照亮英雄之城,讓千年古城在法治軌道上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

品牌引領

構建全域普法新格局

當你乘坐公交或地鐵時,可能已經注意到《有法幫你,“南”事不難》的宣傳,或者在商場的戶外廣告屏上,看到過《消防無小事 法規要牢記》等“英雄普”短視頻。這些穿梭于全城的6000塊智慧屏幕交相輝映,共同編織出一個“抬頭可見、觸手可及”的立體普法網絡,正悄然地改變著大家的生活。

南昌市系統性打造“英雄普”法治宣傳工作品牌,提出了“5610”法治宣傳品牌建設體系。該體系涵蓋5項機制,包括“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以案釋法制度、媒體公益普法制度、重點人群學法用法制度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機制,從不同層面保障了普法工作的有序開展。6大模塊分別為機關、校園、融屏、靶向、案例、陣地,全面覆蓋各個領域和群體。10項具體舉措,如開設法治大講堂、編印以案釋法讀本等,為普法工作提供了具體的實施路徑。

目前,南昌從多個維度打造“英雄普”品牌,構建了全域普法新格局,已初具成效。“英雄普”精準對接民生法治需求,從“彩禮返還”到“宅基地流轉”,20份法治需求清單如同精準導航,2.21萬份普法資料化作“法治及時雨”。靶向普法建立了“需求-供給-反饋”閉環鏈條,讓法治服務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

落實“機關英雄普”,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全民學法新風。南昌已實現了314名縣處級、1535名鄉科級干部學法考法“雙百”達標,新提任領導干部考法已成為新常態。據悉,南昌在全國率先制定并出臺了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每年收集并公示領導干部學法計劃400余條,匯總制定全市領導干部個性學法清單,并將領導干部學法講法情況納入法治建設檢查和依法治市考核。

數智賦能

開辟云端普法新賽道

2025年3月5日,南昌市東湖區司法局、東湖區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攜手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聯合開展“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普法直播活動,通過“案情再現-法理剖析-風險預警”三維解構,讓法治教育具象可感、直抵人心。這是南昌市積極運用網站、微信、VR、H5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普法教育新賽道的一個縮影。

乘“世界VR之都”東風,南昌市將30余個獲評的國家級、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和市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制作成“VR”形式,統一鏈接接入南昌市司法局微信公眾號,組建“VR游南昌法治文化陣地集群”,打造“永不閉館”的云端法治博覽館。

南昌開發AR+H5形式的“學法達人勇闖關”互動系統,吸引80萬網民沉浸式學法,形成“指尖普法”破圈效應,活動開展以來,共普及法律法規20余部。打造“南昌市司法局”“洪城說法”等新媒體矩陣,36場主題直播單場吸引7萬網民云端學法,6000萬短視頻點擊量見證法治傳播現象級熱度。

案例普法 

樹牢全民守法新標桿

莊嚴的法槌聲在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法院回蕩,控辯雙方圍繞故意傷害案展開法庭辯論。旁聽席上,來自青山湖區的50名國家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屏息凝神,見證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思維碰撞,這不僅是司法程序的現場演繹,更是一場生動的法治公開課。

針對傳統普法“單向灌輸”的痛點,南昌推出了《關于在南昌市組織開展公民旁聽庭審活動的工作方案》,將肅穆的法庭變成開放的法治學堂。自活動開展以來,南昌市司法局聯合南昌鐵路中院、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制作4批次13個典型案例庭審光盤,帶著法槌的余溫走進270余家單位、校園,5.4萬人在《民間借貸糾紛實錄》《勞動爭議審判現場》等“法治紀錄片”中讀懂程序正義。另外,還有2場網絡庭審直播吸引7萬網民觀看。

截至目前,23萬余人次通過現場旁聽、云端圍觀庭審現場,讓莊嚴的法庭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實景課堂。這項普法工作經驗也因有效突破“院墻界限”,拓寬群眾旁聽庭審渠道,以法治實踐活動帶動全民學法用法,入選“全國司法行政案例庫”和首批“江西省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

當《一本能“動”的普法書》出現在普法活動現場時,頓時引得在場群眾紛紛舉起手機掃描書頁。南昌市創新“以案釋法”普法形式,收集全市執法司法典型案例,融合案例文字、手繪漫畫、動漫視頻等形式,編撰《一本能“動”的普法書》《“漫”說普法》《“法”眼看生活》等“英雄普”以案釋法讀本4期,向全市干部群眾免費發放45萬冊,用身邊的警示案例和生動的表達方式讓文本法條鮮活生動起來。當法律條文從紙面躍入生活,法治教育完成了從“入眼”到“入心”的層級跨越。

實踐育人

鍛造紅色法治新生態

2024年12月1日,南昌小平小道陳列館內,一場跨越時空的法治對話在此展開。“以憲法之力護航改革開放”——江西省2024年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在此啟動。當天數百名干部群眾沿著偉人沉思的足跡,思考“改革與法治同行”的時代命題。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既是法治精神的傳承儀式,更是紅色基因的法治覺醒。

南昌以“聚沙成塔”的智慧,構建起“1+14+281”法治文化矩陣:1座市級法治文化公園如明珠鑲嵌贛江之濱,14座縣區法治廣場似繁星點亮城鄉,281個基層法治陣地織就覆蓋全域的法治經緯網。在這張法治藍圖上,53處市級示范基地與12座省級教育基地交相輝映,更有贛江十里法治文化長廊以“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之姿,將江景與法韻熔鑄成流動的法治史詩。傳承“八一精神”,南昌市構建了“一核三帶”紅色法治文化版圖:小平小道陳列館淬煉改革與法治共生密碼,梅汝璈故居演繹國際法治風云,新四軍舊址創新“廉政法治+文物保護”宣教范式。

當法治教育從展板走向情景、從說教變為體驗,南昌的紅色法治文化集群已形成“參觀—體驗—實踐”的立體化育人體系。

根系治理

繪就法治惠民新圖景

“感謝你們公正的調解,那段時間心里特別不舒服,感覺所有人都欺負我。”近日,南昌市西湖區周女士將一面寫有“公正執法 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了西湖區廣潤門街道上諭亭社區“法律明白人”楊帆的手上,感謝“楊帆法律幫幫團”成員公正處理其糾紛。

作為全省“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擴面提質增效基層聯系點,南昌市以西湖、青云譜等區為基層聯系點,創新打造“法行社”品牌,積極推進“法律明白人”向社區延伸,使“法律明白人”行走在社區大街小巷、介入到群眾小事微情,全市培養“法律明白人”8.1萬名,組織參與法治宣傳和法治實踐136.5萬件次、化解矛盾糾紛27.3萬件次、參與社會事務管理36.4萬件次,引導法律服務55.8萬件次,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供了新模式。

與此同時,在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法律明白人”正以特殊身份重構營商環境。南昌市全力打造“法達園”特色品牌,培養園區“法律明白人”,實現園區“法律明白人”培訓、作用發揮的全鏈條對接,讓法律隨時隨地直達園區、直達員工。截至目前,已開展涉外法治園區“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訓8次、涉外法治沙龍10期、“一對一”涉外法治幫扶23次,先后高效幫助企業化解生產、經營和用工過程中的各類矛盾糾紛370余起。

從社區街巷到產業園區,南昌以“法律明白人”為支點,撬動了基層治理體系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的“提質增效”進程,這座千年古城,已然在法治軌道上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

(文/楊小文 淦丹丹 圖/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