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溫度在鄉村流淌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子用AI賦能鄉村精準普法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7月22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學生利用AI技術為當地村民服務(圖/受訪單位提供)

當AI技術與鄉村振興碰撞在一塊,會迸發出怎樣的能量?近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萬安縣鄉村一線,實踐隊隊員憑借自身掌握的人工智能技術,為當地村民“量身定制”專屬AI、開展精準普法活動,讓科技溫度在鄉村大地上流淌。
幫村民“量身定制”專屬AI
“高齡津貼怎么領”“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有啥不同”……7月初,在萬安縣增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里老年人湊在手機前,不斷就他們關心的話題進行提問,不一會兒,手機上的“福利導航精靈”智能體便給出了答案。“這可太方便了!”現場老年人一臉欣喜。
這些讓村民贊不絕口的智能體,出自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數耘沃野,AI興農”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之手。“這是隊員們專門為這次暑期社會實踐設計打造的。”帶隊教師王佳解釋,早在幾個月前,實踐隊內的12名隊員便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專業優勢,摸排鄉村需求,針對鄉村里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家長這三大群體需求,相繼量身打造了“福利導航精靈”“智伴學”等專屬AI,為村民精準提供政策咨詢、法律咨詢、學習輔導等功能,讓村民盡情擁抱數字生活,享受AI帶來的便捷。
AI賦能讓反詐宣傳更精準
在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期間,隊員創新采用AI技術制作普法視頻,面向村民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在制作視頻前,我們開展了相關調研,根據調研結果,摒棄了網上常見的大額投資、金融詐騙等離鄉村生活較遠的案例,將案例集中于保健品推銷、冒充親友借錢等方面。”隊員王丹妮稱,她深度參與了AI反詐視頻的制作,無論是案例的選取,還是畫面的呈現,都凝結著她與同伴們的努力付出。
為制作出村里老年人“看得進、聽得懂、記得住”的宣講視頻,隊員們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精心打磨視頻,確保內容符合老年人的認知、內容呈現形式也更生動活潑。“視頻制作方還特別設置了互動問答,引導老年人邊看邊學,幫助他們掌握識別和應對詐騙的方法。”隊員胡雯健說,他們通過“AI視頻+實操”的方式,現場教老年人開啟來電識別、屏蔽騷擾短信等,為老年人的財產安全筑起堅實防線。
看著村民們綻放的笑容,實踐隊員成就感滿滿。“能夠用我們學到的知識與技術,去幫助村民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感覺很有意義。”第二次參與暑期社會實踐的楊嘉麗,真正理解了“學以致用”的意義。“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學生不僅深刻認識了專業價值,也明晰了服務鄉村振興的職業方向。”教師王佳也在實踐中看到了隊員的成長。(文/圖 胡乃雯 易玉凡 熊玉靈)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