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活山權 激活林區 謀活利民
江西林改為全國深化集體林改提供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24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9月23日,我省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系列發布會第十場——“持續擦亮江西林改品牌 走深走實先行先試之路”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按照“放活山權、激活林區、謀活利民”的總思路,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五級林長抓林改、多支隊伍齊上陣、兩大活動抓落實”的“林長+林改”工作機制,從產權制度、政策供給、價值轉化等方面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形成了10多項全國首創的示范案例,為全國深化集體林改貢獻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深化改革“放活山權”
在全國率先開展集體林地提前延包試點。近年來,我省在總結廣昌縣集體林地提前延包試點的基礎上,創新“八步工作法”,對承包期不滿10年林權,提前開展延包30年以上,確保集體林地承包權長期穩定,讓林農吃下“定心丸”。在全國率先建立林權管理服務系統和林權數據庫,化解林權歷史遺留問題44.56萬宗,為延包掃清障礙。
在全國首創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制度,解決原林權證和不動產登記證確權覆蓋不了林下經濟、林業碳匯、森林康養、公益林、天然林補償收益權等非木質化利用以及林地入股、托管、合作收益權量化到戶的問題,填補了林業經營確權的空白,實現了林業經營收益權可確權、可流轉、可交易、可融資,成為全國較為成熟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典范。
打好“組合拳”激活林區
在全國率先創新優化林木采伐方式。我省出臺系列政策文件,放活林木處置權,林農可根據市場需求、自己的意愿進行采伐,實現了自主確定采伐年限、自主確定采伐計劃、自主確定采伐方式。
我省出臺《江西省優化調整公益林的指導意見(試行)》,在全國率先制定優化調整公益林政策,實現了該保護的保護,該發展的發展。同時,發揮國有林場示范帶動作用,通過聯營共建模式,示范帶動集體林經營發展,累計帶動集體林參與聯營面積達910萬畝。
暢通“兩山”轉化路徑
我省創新林業金融服務,健全林銀、林保協同機制,創新開發林下經濟、林業碳匯、森林康養等收益權質押貸款和油茶、中藥材、林業碳匯、古樹名木保險等“一行一品”綠色金融產品,讓“青山”可估值,“綠產”可融資。
此外,完善林業生態產品交易機制。創新開展CCER造林碳匯項目開發和林業碳中和試點。依托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持續引導林權、林業原料、林業碳匯等進場交易,全省林業生態產品累計交易額達150億元。目前,全省林業總產值達7130億元,同比增長9.7%,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林業為林農帶來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元,同比增長5.6%。
(首席記者王琨)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