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疏散!拿滅火器!”

高安一紡織企業設備起火 14名員工上演教科書式初期火災撲救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濃煙驟起,火苗躥出,價值百萬元的生產線危在旦夕!關鍵時刻,14名員工臨危不亂,化身訓練有素的“準消防員”,拿起滅火器、接上消火栓,在2分鐘內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的初期火災撲救,成功遏制火勢蔓延,守護了車間安全。

7月21日,這場發生在江西雅星紡織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星紡織”)的“虛驚一場”,并非偶然的幸運,而是企業多年如一日筑牢安全防線的必然結果。

眾人合力滅火(圖/受訪單位提供)

機器異響 火情驟起

7月21日,高安市高溫悶熱。位于高安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江西雅星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三條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一切如常。

當天14時左右,車間中段一臺正在高速運行的定型機突然發出異響,緊接著,一股刺鼻的焦煳味彌漫開來。幾乎在同一時間,機器頂部縫隙處躥出黑灰色濃煙,隨即明火閃現,火苗沿著設備外殼迅速蔓延。

“著火了!快斷電!”一名正在附近作業的員工率先發現火情,立即大聲呼喊。車間內頓時一陣嘈雜,但并未陷入混亂。幾乎在呼喊聲響起的同時,另一名員工已沖向電閘箱,果斷拉下定型機電源總閘,切斷了電力供應,防止火勢因電路問題進一步擴大。

該企業安全小組負責人奉國平聞訊后,第一時間沖向車間,并用對講機呼叫應急小組集合,同時指揮靠近火源的員工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報警!疏散!拿滅火器!”奉國平的聲音沉著有力,穿透機器的轟鳴。

三步響應 初期滅火

火情發生后的前三分鐘,是控制災情的關鍵期。

車間內,多名員工按照平日演練流程分頭行動:有人撥打119報警電話,清晰報出公司地址、火情位置和燃燒物類型;有人組織鄰近工位的員工向車間外指定安全區疏散;有人迅速取用墻邊的干粉滅火器,沖向起火點。

滅火器噴出的白色粉末覆蓋在機器表面,暫時壓制了明火。但由于定型機內部結構復雜,高溫部件持續發熱,火苗很快復燃,并從設備底部再次躥出。

“水帶準備!接消火栓!”奉國平見狀,立即調整戰術,組織員工啟用室內消火栓。三名員工熟練地展開消防水帶,一人負責接口,兩人抱緊水槍頭,沖向火點方向。水帶迅速連接完畢,閥門擰開,三條水柱同時噴射,直擊機器內部高溫部位。

在滅火組全力撲救的同時,其他員工也未停下腳步。

在車間通道上,幾名老員工引導新員工沿安全標識快速撤離,清點人數,確保無一人滯留。

靠近火源的布匹堆放區,四五名工人合力將成卷的毛毯半成品轉移至遠離火點的安全區域,避免火勢蔓延引燃物料。

在車間大門處,一名員工手持熒光棒站立迎候,隨時準備為消防車輛引路。

整個過程沒有喧嘩,沒有推擠,只有腳步聲、指令聲、水流聲和機器殘火的噼啪聲交織??諝庵袕浡鵁熿F和水汽,但每個人的動作都顯示出訓練有素的冷靜。

消防到場 協同處置

當日14時08分,高安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后迅速出動。消防車駛入廠區時,車間明火已被基本撲滅,僅剩局部煙霧彌漫。消防員立即接管現場,出動水槍對機器進行持續降溫冷卻,徹底排除復燃可能。經檢查,火災僅造成一臺電機燒損,未蔓延至周邊設備和布料堆垛,無人員傷亡。

“他們處置得非常專業。”現場消防指揮員事后評價,“斷電及時、報警準確、初期滅火措施得當,尤其是消火栓使用規范,為我們后續處置贏得了寶貴時間。”

據了解,起火車間面積約1100平方米,內有三條生產線,設備價值百萬元。正是由于14名員工在火情初起時的迅速響應、正確操作和緊密配合,才避免了更大損失。

預防為先 強化培訓

這場“火口奪險”的成功,并非偶然。

雅星紡織成立二十余年來,始終將安全生產視為企業生命線。該企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消防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月召開安全專題會議,每季度組織全廠隱患排查。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安全大檢查13次,整改隱患47處。

在硬件方面,該企業車間、倉庫、宿舍等重點區域消防設施齊全,滅火器、消火栓定期維保,始終保持臨戰狀態。

此外,更關鍵的是人的培訓。該企業與高安市消防救援大隊共建培訓機制,每年至少開展2次全員消防演練,內容涵蓋器材使用、疏散逃生、初期火災撲救等。此外,通過張貼海報、播放視頻、組織知識競賽等方式,持續增強員工安全意識。

“沒有安全,一切歸零。”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在事后總結中表示,“這次事件是對我們日常安全工作的真實檢驗,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安全投入不能省,安全培訓不能松,安全責任不能虛。”(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