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超蒙超兩線奔波,宜春隊一球員跨越2000多公里為家鄉而戰——

熱愛可越山海、可抵萬難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繃帶纏裹著右手,左腿傷口隱隱作痛,宜春隊球員羅浩宇的臉上,淌下了滾燙淚水。這一幕,定格在10月12日贛超半決賽的點球決勝之夜。

在點球大戰中,當宜春隊以3:0戰勝撫州隊,殺入決賽,從2000多公里外趕回參賽的羅浩宇,再也抑制不住澎湃的心潮。淚光中,有釋放,有痛楚,更有刻入骨髓的熱愛:“我是宜春人,為家鄉而戰,義不容辭!”

在內蒙古通遼,他是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是蒙超賽場上通遼隊的3號悍將;在江西宜春,他是贛超賽場上宜春隊4號“鐵血后衛”,是球迷口中的“拉莫斯”。

“傷好點了嗎?”“手還有點痛,左腿的傷口發炎了。”10月14日,羅浩宇做客本報宜春分社全媒體采編室,回答記者的關切。

“贛超前七輪比賽我都參加了,后面三輪球隊壓力不大,就返回學校參加蒙超。”羅浩宇介紹道,“贛超進入淘汰賽,我義不容辭地回來了,為家鄉而戰。”

10月12日,蒙超與贛超的兩場半決賽在同一天打響。沒有猶豫,羅浩宇再次踏上那條2000多公里的歸途。當晚的贛超,那個高個子4號球員剛出現在賽場,看臺上便響起熱烈掌聲:“是‘拉莫斯’!他從內蒙古趕回來了!”

然而,上半場宜春隊遭遇重創。“狀態不興奮,先丟一球后更是被壓著打……丟了第二個球,士氣更低了。”羅浩宇語氣凝重。轉折點在下半場,戰術的調整、球迷的助威、城市的榮譽,點燃了全隊。

“特別是換人后,我們的體能優勢上來了。”當一次進球被判無效,憋著的勁反而被徹底點燃:“一定要扳回來!”壓力在點球大戰達到頂點。

“這是背水一戰,輸了就結束。”在點球大戰中,全隊一心,最終以3:0鎖定勝局,晉級決賽。勝利的狂喜與身體的劇痛交織,羅浩宇淚灑賽場。這一刻,2000多公里的跋涉,值了!

在贛超賽場,羅浩宇與諶善杰(“宜春黃毛”)、門將余琪軒(“南天門”),被宜春球迷稱為“鐵三角”。他們和隊友筑起鋼鐵防線,守護著宜春隊的球門。

在從撫州回程的大巴上,羅浩宇的媽媽和外婆默默相隨,眼中滿是心疼。球迷彭瑋偉說:“每周跨越2000多公里往返賽場,真的被深深打動,謝謝你把這份滾燙的熱愛留給宜春。”許多球迷紛紛留言:“看得熱淚盈眶,感動到紅了眼睛。”“這是青春最熱血的模樣,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少年俠客,意氣風發。”

十年足球路,當初并肩的伙伴早已離散,唯有羅浩宇仍在綠茵場上堅守。“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這個樸素的信念,背后是十年的汗水與執著的熱愛。

“贛超、蒙超,跨越2000多公里,來回奔波參賽,累嗎?”記者問道。“挺累的,但為宜春而戰,值得。”羅浩宇的回答簡單而堅定。

如今,羅浩宇助力的宜春隊與通遼隊,雙雙闖入贛超、蒙超決賽。“10月25日,贛超、蒙超都是決賽,你準備在哪踢?”“回宜春踢。”羅浩宇毫不猶豫地答道。

11月2日的贛超決賽次回合,將是他的傾力一戰。“目標是冠軍,為家鄉而戰!”這名21歲的足球小將,用他的選擇告訴人們:最動人的比賽,不在輸贏,而在你為誰而戰。

熱愛,可越山海、可抵萬難。(喻博聞 全媒體記者 鄒海斌)

編輯:何 山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