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響“客家矛盾客家調”品牌

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探索形成“433”調解工作法促和諧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調解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凝聚合力,全面推進“客家矛盾客家調——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調解室(以下簡稱“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指揮調度平臺建設,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一站受理 矛盾調處“少奔波”

“沒想到相隔兩地,只用三天就化解了糾紛!”10月9日,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老吳向記者講述了他在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的經歷。

原來,老吳通過朋友認識了信豐籍的老曾,雙方口頭約定購買一批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總價21.3萬元。老曾先給了預付款10萬元,說好貨到后再付11.3萬元。但由于未簽訂書面合同,后期賬目產生分歧,余款遲遲未結。接到投訴后,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立即通過遠程視頻組織雙方連線。經過兩小時的事實核查與賬目比對,信豐縣城市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陳圣偉主持達成調解協議,老曾當場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了余款,糾紛順利化解。

“現在調解太方便了,讓我們減少了奔波之苦。”老吳對綜治中心的辦事效率連連稱贊。

近年來,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依托“雙指揮”體系平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單點調處”向“系統治理”轉變。其中,“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作為指揮調度平臺,專注于群眾身邊的日常矛盾化解;“部門對口”信訪源調度平臺則負責對信訪、摸排、網絡投訴等渠道信息分流處置,實現源頭預防與分級響應。

在此基礎上,該綜治中心以規范化建設為契機,依托“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探索形成“三渠道”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利用19個社區調委會化解一批;“引流、分流”一批矛盾糾紛到縣人民法院;通過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決定“法律法規政策宣傳”一批。通過整合社區調解員、“法律明白人”、社區法律顧問以及熱心人士組成調委會,以“一對一”化解的方式,組成工作調解小分隊,通過調解、化解、形成協議等方式,促進各類社會矛盾的解決。

多元共治 綜合治理“添動能”

“謝謝你們調解室,沒有你們,我們不可能這么快拿到錢。”今年8月,11歲的小紅(化名)在通過有信號燈的路口時,被一輛右轉彎的電動自行車撞倒受傷,經醫院檢查診斷為骨折。其監護人多次向肇事方李某催告,但對方因家庭困難,難以支付4萬余元的醫藥費。在向社區求助后,案件被引導至“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

受理后,調解員迅速聯系了相關保險公司及肇事方。根據事故責任認定書,調解員明確了各方責任與墊付金額,由保險公司先行墊付1.3萬余元用于應急治療。在調解員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明確了包括非醫保用藥在內的費用分擔方案。協議生效后,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了司法確認。最終,肇事車主支付了其承擔的份額,保險公司也按期履行了3萬余元的賠償。

這起跨部門協同的調解案例,成為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推進“多元共治”機制的縮影。該中心依托數字化治理體系,整合法院、公安、保險、司法所、信訪及社區等多方資源,完善“群眾反映—系統派單—多方聯動—結果反饋”全鏈條流程,為居民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矛盾化解服務。

法理并用 服務觸角全覆蓋

今年5月,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成功化解一起復雜的婚姻家庭糾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該案當事人項某與楊某屬再婚重組家庭,婚后育有一子。因感情破裂,雙方矛盾不斷,一度升級為肢體沖突,轄區派出所先后5次緊急預警。信豐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及城市社區綜治中心迅速啟動聯動機制,委托“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介入調處。

調解初期,男方楊某及其家屬主張離婚,而女方項某因情緒較為激動,難以接受再次離婚的現實。面對僵局,調解員陳圣偉帶領團隊多次上門溝通,通過情緒疏導、利弊分析和典型案例引導,逐步緩解雙方對立情緒。

經過三輪面對面調解,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簽署離婚調解協議。經法院裁定,雙方婚姻關系依法解除。

在不斷的實踐中,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將基層調解經驗提煉為系統化、標準化的工作體系,探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433”調解工作法。

“這一方法成為調解工作的‘金鑰匙’——通過‘四套調解方法、三種調解方式、三組開導思維’,要求調解員以敏銳洞察力發現問題,用法律計算經濟賬、用德善化解心結,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法定分止爭。”陳圣偉表示,“我們希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調解故事留在民間。”

截至2025年5月,信豐縣城市社區綜治中心已規范指導19個社區調委會統一掛牌運行“客家矛盾客家調”調解室,實現實體化落地。運用“433”調解工作法累計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701件,簽訂調解協議895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文/圖 崔雪 記者連永成)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