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戰場”錘煉真本領

省委信訪局舉行專題研討,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穩定是強盛的根基。新征程上,如何將總體國家安全觀深植于思想、轉化為行動,持續提升防范化解風險、維護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的實戰能力?10月17日,省委信訪局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的專題學習研討會,以“理論學習+模擬演練”的創新形式,給出了生動且深刻的答案。

會議緊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打破傳統學習模式,以案例模擬演練為載體,將理論學習延伸至“模擬戰場”,讓與會人員在貼近實戰的情境中,錘煉應急決策、現場處置與輿論引導的過硬本領,著力鍛造一支關鍵時刻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的信訪工作鐵軍,切實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信訪工作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環節。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新時代信訪工作正實現從“被動接訴”向“主動治理”的系統性轉變,成為國家安全體系“末梢神經”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過程中,與會人員形成了三個層面的共識:風險預警層面,對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涉訪個人極端行為和網上負面輿情的線索,快速跟進核查處置,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矛盾化解層面,對群眾的每一次合理合法訴求,落實“受理部門負責程序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解決”,讓公平正義體現在信訪工作全過程;底線守護層面,對極少數以信訪維權之名行危害國家安全之實的違法行為,加大依法處置力度,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一場圍繞“某市因垃圾焚燒發電廠發生爆炸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模擬演練,將學習會場變成了檢驗能力的“戰時指揮部”。演練通過應急指揮決策、現場群眾工作、新聞發布會三個關鍵場景,完整再現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全過程,極具針對性和實戰性。

“這種沉浸式、互動式的學習,讓抽象的理論變成立體的實踐,比傳統宣講更具沖擊力。”參與演練的人員深有感觸地說,通過三個場景的推演和角色扮演,大家不僅掌握了應急處置的流程要領,更深刻體會到統籌發展與安全的內涵要求。

會上,9名與會代表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學習體會。大家紛紛表示,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對自身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肩負的責任有了更清醒的把握。(潘雯 記者萬菁)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