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護航 創新驅動 聚智引才
贛州“大項目” 撐起發展脊梁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近期贛州市喜訊頻傳,一批標志性工程實現“密集突破”:贛州瑞金機場正式通航,城市邁入“雙機場”時代;長贛高鐵、工業富聯智能制造二期等項目接連開工,瑞梅鐵路鋪架施工與站房建設同步推進;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新院區全面啟用,醫療資源再升級;贛縣、尋烏抽水蓄能項目快馬加鞭……
喜訊的背后,是贛州市緊緊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深遠謀劃,正為贛州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硬核動力。
機制護航,要素保障“不斷鏈”。贛州市創新建立市領導掛點聯系和三級協調調度機制,堅持高位推動、高頻調度、高效落實,持續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今年以來,工作專班深入一線,協調解決用地審批、資金保障等堵點難點問題超300個,推動7個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爭取用地計劃指標8499畝,為項目落地清障搭臺。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依托深贛對口合作,贛州市通過政企圓桌會議、鏈長制、企業特派員、安靜生產期等創新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創業、專注發展。目前,贛州市已實現619項政務服務事項與深圳“同事同標”,“高效辦成一件事”辦件量突破110萬件;推行“綜隨一次查”跨部門聯合監管,經營主體迎檢頻次下降48.1%,真正實現“無事不擾、有需必應”。
創新驅動,點燃發展“內生引擎”。贛州市構建“揭榜掛帥+重點研發+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科技”五位一體的科研體系,推動設立省自然科學基金贛南蘇區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稀土聯合基金。2021年以來,市本級企業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4項,獲扶持資金3390萬元,創新動能持續積聚。贛州市本級科技專項預算從2021年的2.35億元增至2025年的3.77億元,在全省率先推動科技立法,出臺《贛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在政策引領下,“智能車間”“黑燈工廠”“產業大腦”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傳統制造業加快“智改數轉”,新動能正在加速成形。
聚智引才,構筑人才“強磁場”。贛州市創新探索“科創飛地”“周末工程師驛站”“科技人才雙向雙聘”等機制,相關經驗獲評全省營商環境創新典型;率先出臺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方案,激發科研人員活力,已引進和培養國家級人才4人、省級高層次人才126人。
數據顯示,贛州市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領先,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均居全省前列。今年1至8月,贛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前三季度,列入國家“兩重”項目庫的82個項目、140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89個專項債項目全部按期開工。(劉新權 全媒體記者鄢朝暉)
編輯:何 山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