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10起事故,不如預防1起事故”

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經開大隊事故處理中隊傾心為民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民警勘查事故車輛(圖/受訪單位提供)

在城市的交通脈絡上,當事故發生時,總有一支隊伍聞令而動,風馳電掣般奔赴現場。它是真相的探尋者,是矛盾的化解人,更是平安的守護者。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經開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日復一日用專業、耐心和擔當,在紛繁復雜的現場中厘清是非,在情與法的交織中撫慰人心,默默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公平正義。

分秒必爭的“急先鋒”

“快一點,再快一點!”這是深植于每名中隊民警心中的信念。時間關乎生命,速度即是責任。無論正午烈日將警車烤得發燙,還是深夜寒風裹挾著冷雨;無論是城市主干道的滾滾車流,還是偏遠鄉間的寂靜小路,電話一響,他們立刻出警。

“事故沒有預報,對我們而言,每一刻都是戰備狀態。”中隊長王奇介紹,在大隊的統籌推動下,中隊淬煉出一套“快速勘查、精準定位、高效疏導”的一體化實戰機制,今年以來,結合交通事故“快處、快撤、快賠”的工作舉措,大大保證了道路的通行效率,縮短了輕微交通事故的處理時間,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工作目標。

情法交融的“調解員”

事故處理,是體力與毅力的考驗,更是智慧與細節的博弈。一道不起眼的刮擦印記,幾片散落的塑料碎片,一個模糊的公共視頻幀……這些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痕跡,都是他們拼湊真相、還原現場的關鍵拼圖,以秉公執法、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接連攻克多起疑難案件,也收獲了群眾最樸素的認可。

事故現場,交織著焦慮、悲傷與憤怒。案結事了是基礎,人心平復才是終點,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為此,中隊啟動“調解優先、調處結合”的工作模式,設立專門調解室,為情緒激動的雙方搭建一座理性溝通的橋梁。

民警吳鐵軍感慨道,“法律是底線,但溝通需要有溫度。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情、理、法三者之間那個最溫暖的平衡點。”正是通過這樣一次次耐心的傾聽、一遍遍誠懇的溝通,許多一觸即發的激烈糾紛得以化解,當事雙方從針鋒相對到握手言和。這間小小的調解室,見證了太多從矛盾到理解的溫情轉變。

防患未然的“宣傳員”

“處理10起事故,遠不如預防1起事故。”中隊將事后處理向前延伸為事前預防。他們將處理過的每一起事故,都視為一堂教育的公開課,超速、醉駕、分心駕駛……這些血與淚的教訓,被提煉成進企業、社區、學校最生動、也最震撼的交通安全教材,用身邊案例敲響警鐘。通過過去一年320起交通事故的深度研判,精準排查出30余處事故多發路段,并提出優化信號配時、增設警示標志、修復破損路段等針對性整改措施,實現從“被動處置”到“主動預防”的轉變,源頭上擰緊交通“安全閥”,筑起一道堅實的防范壁壘。

風里來,雨里去,白天黑夜,從未停歇。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經開大隊事故處理中隊的辦案民警,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誓言。他們把“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錚錚誓言,融入到每一次秉公執法。(文/葛嬌 記者周?。?/p>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