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眾圍著窗口轉”到“數據圍著群眾轉”
——我省挖掘用好醫保數據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10月22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真沒想到,表沒填、腿沒跑,2.19萬元救命錢就打到了卡上。”10月20日,泰和縣低保戶歐陽招發談及這件暖心事,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根據有關政策,歐陽招發因患惡性腫瘤,有資格申請醫療救助。但是,由于不了解申報流程,她沒有主動申請。
“我們通過數據監測,發現歐陽招發的醫療費用波動較大,就及時與民政部門聯動核實情況,第一時間幫她申請了醫療救助。”泰和縣醫保局工作人員關輝波介紹,隨著數字技術在醫保服務領域的普及應用,醫保部門一改過去“群眾上門找服務”的模式,利用大數據主動發現需要幫助的對象。
歐陽招發的經歷,是我省醫保部門積極挖掘數據,變“群眾圍著窗口轉”為“數據圍著群眾轉”,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的生動縮影。
“十四五”以來,我省醫保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群眾在醫保方面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了江西省醫保信息平臺數據專區。該數據專區打通了公安戶籍、民政低保、鄉村振興、稅務繳費等20多個部門的“信息孤島”,推動由“人工對賬”轉向“實時共享”,被國家醫保局點贊“值得全國推廣”。
江西醫療保障監測中心工作人員王波介紹,全省11個設區市的醫保信息,分散在各設區市的醫保部門,以前,要查閱某個統籌區的慢病報銷或醫保報銷等數據,得打電話、發傳真、跑腿,費時又費力。隨著江西省醫保信息平臺數據專區的建成,全省參保人每一次刷卡、每一次報銷等信息,都分門別類歸納得整整齊齊,一鍵就能“拎”出來,可以隨需調用和查閱。
從“跑腿找數”到“一鍵用數”,對此帶來的便利,南昌市紅谷灘區醫保局基金財務負責人鄒麗深有體會。
“以前制作一份年度參保分析報告,僅整理數據就要3天時間,如今依托江西省醫保信息平臺數據專區,選取標準模板智能分析,5分鐘就能完成。”鄒麗告訴記者,對分析月度基金支出、季度報銷比例這些常規活,江西省醫保信息平臺數據專區有45個標準模板,覆蓋參保繳費、基金監管等核心業務,再也不用對著零散數據發愁,只要選模板、勾時間等,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會自動生成,過去3個人忙一周的季度總結,現在1人半天就能完成。
“下一步,我們不僅要讓數據會‘說話’,更要讓它會‘對話’,能更好地理解和滿足群眾的需求。”省醫保局負責人表示,醫保部門將繼續深入挖掘和運用好醫保數據這座“富礦”,深化與商業保險、衛生健康、醫藥企業等多方的合作,積極探索醫保電子憑證“一碼通行、一碼支付”、AI智能導診、慢性病管理服務上門等更多便民惠民應用場景,讓每一條醫保數據都能成為照亮民生福祉的“加分項”,讓醫保惠民的底色更亮、溫度更暖。(全媒體記者 洪懷峰)
編輯:何 山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