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騙者現身說法警示身邊人

井岡山市公安局多舉措織密反詐普法宣傳網 電詐案件同比下降32%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大家要保管好自己的‘錢袋子’,防范電信網絡詐騙。”10月21日上午,在井岡山市黃坳鄉,正值趕圩日,井岡山“反詐志愿者聯盟”成員擺攤設點,向趕集的村民們宣傳反詐知識。

今年以來,井岡山市公安局堅持“打防結合、宣傳先行”的工作理念,線上組建“民警+網格員+志愿者”宣傳隊伍,線下組建“反詐志愿者聯盟”,為受騙群眾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將反詐知識精準送到群眾身邊,進一步增強群眾反詐意識。截至目前,井岡山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32%。

為應對游客量持續增長帶來的安全挑戰,井岡山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網格微信群、短視頻平臺等線上渠道,組建“民警+網格員+志愿者”的線上宣傳隊伍,定期推送反詐圖文、短視頻、案例解析等內容。

“小朋友,在用家長手機時,不能隨意把驗證碼給他人哦!”今年國慶中秋期間,在井岡山紅旗雕塑廣場,井岡山市公安局廈坪派出所民警戴著玩偶頭套,熱情地向游客宣傳反詐知識。

井岡山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曾廣平介紹,為擴大反詐宣傳面,該局與景區管理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在景區入口、游客中心、休息區等設置反詐宣傳點,擺放宣傳展板,組織“反詐宣傳員”身著特色服飾在景區內開展流動宣傳,講解旅游消費詐騙、網絡預訂詐騙等案例。今年以來,累計在景區開展宣傳活動80余場次。

“有個人半夜來ATM機取錢,鬼鬼祟祟,可能涉嫌詐騙。”近日,某銀行員工蘭愛萍聯系民警后,幫助民警成功攔截一筆5.8萬元的涉詐資金——而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反詐志愿者聯盟”成員。

井岡山市公安局建立“派出所+銀行+通信運營商”快速預警機制,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預警平臺,第一時間對潛在受騙群眾開展電話勸阻、上門走訪;針對預警信息中老年人、獨居群體占比高的特點,組建“民警+社區+家屬”聯合勸防小組,通過擺案例、算經濟賬、講法律后果等方式,提高勸防成功率。

同時,井岡山市公安局組織民(輔)警對受騙群眾開展回訪,詳細了解被騙經過、分析受騙原因,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并邀請他們加入“反詐志愿者聯盟”,通過現身說法,警示身邊人。

為將反詐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場景,井岡山市公安局與轄區企業簽訂“反詐共建協議”,推動企業將反詐教育納入員工培訓體系,在車間、食堂等場所設置反詐宣傳角;還聯合快遞、外賣企業開展“反詐快遞”“反詐外賣”活動,在快遞包裹和外賣訂單上粘貼反詐小貼士,讓群眾在收快遞、取外賣時也能學到反詐知識,拓寬政企合作宣傳面。

另一方面,以社區為單位,構建“社區民(輔)警+網格員+樓棟長”三級聯動宣傳網絡,將反詐宣傳融入社區議事、文化活動、便民服務等日常工作,在社區活動中心設立“反詐宣傳角”,擺放反詐書籍和宣傳資料。今年以來,井岡山市各社區累計開展各類宣傳活動20余場次。(周錕 陳詠晨 傅斯瑤 記者程呈)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