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連續19年全國平安建設考評優秀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十四五”以來,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數、治安案件立案數與“十三五”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8.8%、36.7%,掃黑除惡工作績效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公眾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連續19年獲評全國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優秀省……
10月23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委政法委(省平安辦)聯合主辦的“輝煌‘十四五’‘贛’出新精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6場,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張強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有關情況,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交通運輸廳有關領導答記者問。

社會大局持續保持平安穩定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以來,我省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
“龔警官,咱們小區的小趙和小張最近總吵架,昨天還差點動了手!”近日,新余市渝水區社區網格員余小梅向在小區走訪的社區民警龔錦華反映。龔錦華主動上門,分別與小趙、小張溝通,耐心傾聽雙方訴求,詳細了解矛盾根源,并邀約兩人前往街道綜治中心調解,成功化解這起鄰里矛盾,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
類似這樣的矛盾糾紛化解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全省各地發生。
當前,全省范圍內,省、市、縣、鄉四級綜治中心已建成1851個、建成率達100%,2500余個職能單位、2800余名調解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入駐100個縣級綜治中心,讓人民群眾“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糾紛,推動90%以上的矛盾糾紛問題在鄉、村一級得到及時解決,“有矛盾糾紛,來綜治中心”已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
全省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排查—評估—交辦—化解—回訪”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組織派出所聯合基層組織、網格員等力量,上門入戶深入排查矛盾糾紛135.8萬起,按照“化解矛盾、排解困難、紓解怨氣”標準實質化解133.6萬起,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和諧。
我省進一步深化鄱陽湖區聯誼聯防機制,工作機制由環湖3個設區市12個縣(市、區)延伸拓展至沿長江的4個縣(市、區),組織開展駐點聯合巡邏執法,全力保護湖區、長江流域治安和生態安全。
公眾安全感上升至99.2%
2024年4月,習某在廬山市某飯店飲酒后駕車,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后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習某涉嫌危險駕駛罪,但因其具有自首、認罪認罰、無犯罪記錄且犯罪情節輕微等情節,檢察機關依法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
法律雖無情,執法有溫度。該案是全省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類似緊貼民生需求的執法司法案例,在全省屢屢出現。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檢察機關近年來堅決把好輕微犯罪“入罪標準關”,嚴格執行辦理醉駕案件新規,對1715名不構成犯罪或依法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在貫徹“寬”的一面時,我省對嚴重犯罪始終保持“嚴”的震懾,堅持掃黑與“打傘”同步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5年來,全省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9個、惡勢力犯罪組織24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04人,抓獲“漏網之魚”逃犯325名,查處涉黑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1091件1322人。
為守護群眾“錢袋子”,“十四五”以來,全省依法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和洗錢犯罪,立洗錢領域犯罪案件180余起,立金融領域犯罪案件16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00余人,聚集式傳銷得到全面遏制,有效防范金融領域風險。
隨著平安江西建設深入推進,全省公眾安全感由2021年的98.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9.2%,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
社會安定、人民滿意的背后,是全省各地全面加強“打防管控”,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加強公共安全風險排查整治的不斷探索和努力。
“刷臉進門,智能安防小區讓我們覺得很安心;網格員主動上門了解每家每戶情況,讓我們感覺很暖心。”家住廬山市西湖社區西拓安置小區的周先生高興地說。
智能安防小區建設,是近年我省推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的一項有力舉措。至2024年,全省智能安防小區入室盜竊、高空拋物案,相比2021年下降66.8%,科技賦能安防成效明顯。
科技之外,是“人防”的溫度。“十四五”期間,全省各部門嚴格落實“護學崗”制度,聯合多方力量“一校一策”落實上下學值守要求。同時,深化“護校安園”行動,推進“最小應急單元”建設,優化警力配置。目前,104所高校設立了駐校警務室。
為做好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精心“護苗”,江西法院首創“三教融合”教育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審判、宣教全過程。包括全省118家法院“一把手”在內的1670名干警到2226所中小學履職,開展多樣化、沉浸式、內生式普法教育,助建平安校園。
平安法治基石更加牢固
法治,方能更好地守護平安。
“十四五”以來,我省加快建立健全平安建設領域法規體系,分別于2021年7月、2023年1月頒布實施《江西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江西省平安建設條例》,并先后修訂《江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江西省反間諜工作條例》《江西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形成較為完備的平安江西建設法規制度體系。全省扎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辦理19萬件法律援助案件,惠及30萬人次。
我省還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專群結合、依靠群眾”,成為我省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法寶。“十四五”以來,省市縣三級1.2萬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58.6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我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已建成民事民議的群眾自治組織2萬余個,培育平安類社會組織6500余個、35萬余人,267萬余名平安志愿者、85萬余名“法律明白人”活躍在平安建設基層一線。
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最終在全社會形成一股守法護法、人人護平安的良好氛圍。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已有21名英雄榮登全國“見義勇為勇士榜”,弘揚了浩然正氣,唱響了時代主旋律。
“十四五”時期,平安江西建設成色更足、水平更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平安已經成為江西一張亮麗的名片。(文/ 徐雯 記者廖世杰)
編輯:何 山
校對:衷麗萍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