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調度 全域響應

遂川縣公安局運用科技賦能為“千年鳥道”構建安全屏障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金秋時節,候鳥南遷。近日,在全國第二大候鳥遷徙通道——遂川“千年鳥道”,萬鳥翱翔,構成一幅人鳥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10月20日,記者從遂川縣公安局獲悉,該局充分運用科技賦能,建立空天一體防護體系,為“千年鳥道”構建了安全屏障。

數據融合 一屏可視調度

每年9月至11月,北方候鳥南遷,在遂川“千年鳥道”守護候鳥遷徙,是遂川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和沿線派出所民警的重點工作。

“把近5年涉鳥案件發案區域標注點位,不定時通過無人機開展重點巡查。”10月20日,該局戴家埔派出所晨會上,該所所長王德寶開始布置當日護鳥巡查工作。

在該所綜合指揮室,民警張祖森熟練地操作著派出所警務信息綜合應用平臺,指尖輕觸間,轄區歷年涉鳥案件警情、發案數量、特定對象、可用資源等情況一屏展現。民警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每日調整工作重心,有針對性地開展巡查、宣傳,提高震懾力。

7月10日,一只受傷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鷹掉落在雩田鎮一群眾屋頂。接警后,雩田派出所民警利用派出所警務信息綜合應用平臺,查詢并通知距離最近的專業護鳥隊員趕赴現場,僅用3分鐘便成功救助鳳頭鷹。

空地配合 立體巡查防護

為更好地守護候鳥,遂川縣公安局會同當地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在重點林區、重點地段,安裝紅外線護鳥設備200余個、公共視頻63個,建構起護鳥巡查“地網工程”。

同時,積極整合公安、林業、環保執法隊伍、志愿者組織、公益組織力量,通過湘贛跨省合作聯動機制,建立起“紅色護鳥聯盟”,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和區域協作機制力量,加強路面巡邏和護鳥協作。

“以前,傳統的車巡和人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夜晚,我們只能‘守株待兔’。現在,有了無人機的加入,我們的效率和針對性大大提升。”遂川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警航中隊中隊長郭秋華介紹。

通過建立“無人機巡查+地面人員巡查+遠程視頻巡查”的立體巡護模式,該局實現了對遷徙鳥類主要分布區、繁殖區、停歇區和遷飛通道的立體巡護能力。

力量整合 源頭治理管控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從源頭上盯緊、管住,是我們候鳥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10月17日,在遂川縣城南菜市場開展聯合執法的遂川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大隊長曾曉峰說。

該局緊盯“捕、運、售、食”等關鍵環節,聯合市場監管、林業、農業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突擊檢查,嚴查非法收購、出售、食用野生鳥類等違法行為,并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從源頭上阻斷非法交易鏈條。

“我們將持續保持對涉鳥違法行為的高壓震懾態勢,加密巡查頻次、拓展宣傳覆蓋面、深化多部門協作,推動‘清網護鳥’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為候鳥遷徙通道筑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安全網’。”遂川縣公安局副局長梁遠萬說。

(張國平 傅斯瑤 記者程呈)

編輯:賈辛

校對:陳衛星

審核:全來龍